轉眼間,王麗已經(jīng)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工作了一年,1991年出生的她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海拔4500米的中國邊境縣。作為中國西部計劃志愿者的一員,她正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4年7月,王麗懷揣著建設西部的夢想來到西藏,“我覺得年輕人要有敢為、有為的拼勁,要有對社會的擔當,西部計劃志愿服務剛好為年輕人提供了這樣的平臺,所以很果斷地報了名?!?/p>
在拉薩市城關區(qū)工會服務的一年半里,城關區(qū)工會負責人曾評價她適應能力強,工會每一項工作都能勝任,完全是單位的頂梁柱。她說:“來這兒后,我不再是無足輕重的社會一員,我的價值能體現(xiàn),我的作用能發(fā)揮,這也是我決定留藏考公務員的動力?!?/p>
2016年1月,王麗考上公務員,被分到了山南市浪卡子縣縣委工作,雖然在高原呆了那么久,但是剛到工作的地方還是不適應。
浪卡子縣海拔4500多米,即使是夏天,氣候也高寒缺氧。王麗說:“因為潮濕,家里很多東西容易發(fā)霉,風也大,冬天凌晨五六點,強勁的風聲都能把人驚醒。家里沒有自來水,用水只能到外面提,現(xiàn)在天氣冷,連提水的地方也結冰了?!?/p>
在浪卡子縣縣委辦,王麗主要工作是寫材料,晚上10點下班是常態(tài),有時候會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縣上沒什么娛樂活動,加班反倒讓生活充實起來?!?/p>
雖然條件艱苦,但工作一年后,她已經(jīng)漸漸喜歡上了這里,“很幸運能有志愿服務的經(jīng)歷,讓我找到了適合的人生路。”
同樣是平均海拔4500米,西藏的阿里地區(qū)全年有一多半的時間刮大風,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口分布稀少,“90后”西部計劃志愿者徐嘉文就在這個地區(qū)服務。
2016年7月,徐嘉文分到了條件稍好的日喀則市,后來他主動向西藏自治區(qū)團委提出希望到最艱苦地方去。8月初,徐嘉文跟隨30多名西部計劃志愿者的隊伍坐大巴從拉薩前往阿里地區(qū)。
經(jīng)過近30個小時,一路上連綿荒涼的山脈、旅途的疲憊讓初次入藏的徐嘉文倍感孤獨?!把赝究吹竭@些,很難幻想出我服務的地方是什么樣子?!毙旒挝幕貞浀馈?/p>
他服務的單位是噶爾縣團委,除了團委書記,只有他和另外一個志愿者。工作繁雜,人手短缺,但憑著一股拼勁,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熟悉掌握了整個團委工作,從寫材料到策劃活動,從報送文件到工作調(diào)研,應對起來游刃有余。
前段時間,徐嘉文通過母校北華大學,為噶爾縣的學校、福利院募集一些學習用品和衣物。福利院是徐嘉文常去的地方,每次都會給那里的孩子們帶玩具、零食。他說:“這邊的孩子特別依賴關心他們的人,有一次他們問我,哥哥你會一直陪著我們嗎,聽完心里酸酸的。所以每次來盡可能多給他們溫暖,幫他們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跟他們做游戲?!?/p>
零下十幾甚至二十攝氏度的寒冷天氣,晚上取暖基本靠電熱毯。噶爾縣經(jīng)常停電,徐嘉文說:“有時候一停就一整天,沒法取暖,白天晴天的室外溫度都要比室內(nèi)高?!?/p>
今年7月份服務期就結束了,徐嘉文會申請延期一年。他說:“或許延期服務結束后,還會再申請,也可能留藏考公務員?!?/p>
在西部計劃志愿者中,像王麗、徐嘉文一樣能吃苦敢拼搏的志愿者還有很多。
據(jù)西藏自治區(qū)團委西部計劃志愿者委員會負責人介紹,2014年擴大規(guī)模后,截至2016年12月,在藏服務過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共3996人,留藏以及報考西藏公務員的志愿者共有1136人。該負責人表示,西部計劃西藏專項的深入實施,有效改善了人才結構,有力夯實了基層基礎,促進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西藏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注入了新活力。(作者 曾嘉 趙玉芹)
- 上一篇:
-
【我與志愿服務的故事】給流浪兒童一片藍天
已是第一篇
-
【我與志愿服務的故事】給流浪兒童一片藍天
- 下一篇:
-
“身邊人”都是平安志愿者
已是最后一篇
-
“身邊人”都是平安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