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聚焦解决基层文明实践缺人手、高校学生实践缺场景等突出难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县域高校资源集聚优势,探索“校地联合+结对共建”文明实践服务模式,有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
景德镇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结对共建机制
浮梁县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合四所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制定《浮梁县“校韵乡情 共结‘梁’缘”高校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实施方案》,每所高校结对共建一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四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一批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难帮困等常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以及若干具有浮梁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进驻全县18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域联动、优势互通、资源共享。
大学生志愿者慰问老年人。
构建多维服务体系
按照“校地联合”统一部署、分类协调的原则,浮梁县因地因时因策开展服务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围绕重大节日的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在结对共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内,组织策划开展初心照“梁”、民心聚“梁”、厚德兴“梁”、文化贤“梁”、乡音绕“梁”、春风扶“梁”六类文明实践活动主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瓷、茶学、音乐、体育、美术、文旅等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以“阵地+流动”模式,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需求,针对性实施1到2个文明实践活动项目,确保做到在服务百姓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校内展陈展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打造常态长效品牌
示范引领是探索“校地联合+结对共建”文明实践服务模式的关键,浮梁县每年在评优评先和资金支持方面优先考虑优秀志愿者、优秀项目、优秀队伍,扎实推动文明实践校地共建工作有序推进、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已打造“梦之声”合唱团、书香“6+7”、西米课堂等一批特色足和接地气的优质项目。同时,通过高校跟训、外出送训等形式,大力培养技术能手、文化能人、文艺新人、法律明白人、百姓民嘴、志愿服务领头人等宣传骨干,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拓展文明实践活动事项,全面提升推进高校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质量。
供稿:江西省文明办 江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