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網“誠信建設大家談”專欄,今天推出第五期《“五龍治水”推動惠州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惠州市文明辦主任談惠州在如何推動誠信建設工作中的探索與成效。
·第一期:新疆辛文明系列評論 《論誠信建設重點、難點與突破點》
·第二期:合肥文明辦主任魏常年《以教育為戰(zhàn)略重點 學校家庭社會合力推進誠信建設》
·第三期:榮成市文明辦李軍戰(zhàn) 《征信體系是破解“誠信危機”的機制保障》
·第四期: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好的價值”要在制度上落實》
————————————————————————————————————————————————————
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闭\信,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是文明社會的道德根基。我國素來重誠信,商鞅立木取信,獲得了百姓信任,從而推行了新法;臾駢不負信,贏得世人尊敬;季札掛劍了卻徐國國君心愿,被傳為千古佳話?!耙恢Z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成語更是耳熟能詳。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幾千年來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優(yōu)秀基因。但必須看到的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帶來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對我國社會誠信帶來很大沖擊,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信用缺失仍是我國發(fā)展中突出的“軟肋”,制假售假、商業(yè)欺詐、逃債騙貸、學術不端等現象屢見不鮮。有數據顯示,全國每年因各種失信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元??梢姡涌焱七M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尤為緊迫和需要。
如何推動誠信建設,惠州這些年做過一些探索,也取得一定成效。作為廣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惠州從“文化促動、科技驅動、制度推動、示范帶動、社會聯動”五個方面入手,統(tǒng)籌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率先在廣東省建成“一庫兩網三平臺”(“一庫”指公共管理信息數據庫,“兩網”指聯合征信網、市場監(jiān)管網,“三平臺”指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管理支撐平臺及對外發(fā)布平臺)的一體化應用系統(tǒng)、率先成立市級信用中心、率先制訂“1+4+N”的社會信用管理制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有力推動了“誠信惠州”和“好人之城”建設,推動了市民文明素質、社會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數的進一步提升。下面我就結合惠州實際,就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談幾點想法:
一、文化促動,打牢社會誠信的堅實思想基礎。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文化、輿論引導等方式將誠信文化植根于民心,使得廣大干部群眾、社會團體都能夠自覺地把講誠信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處事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利用課堂進行全民教育。利用“惠州學習論壇”、“社科講壇”、“百課下基層”、學校德育教育課等多種平臺和陣地,全面加大對廣大機關干部、普通市民、青少年學生的誠信文化教育。特別是充分利用全市800多個道德講堂這一新載體進行內容豐富的道德教化。利用輿論進行宣傳感染。在本地媒體和網站,常年開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誠信”等專題專欄,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誠信文明新風。利用龍門農民畫、微電影、好人微博、微信、公益廣告等多種表現手法,對社會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達,使人們愛聽愛看、入腦入心,增進認知認同。并專門開設“經典頻道”,全天17個小時全方位宣揚包括誠信在內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利用活動進行潛移默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誠信教育融入各項文化活動之中,大力開展百場文化惠民、“快樂時光”、“我們的節(jié)日”等系列活動;以本地誠信故事為題材,打造了《惠州好人》、《秋雨綿綿》等文化精品,用生動的形式、鮮活的事例弘揚社會誠信,為誠信建設提供肥沃土壤。
二、科技驅動,建設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按照四個突出(突出以用促建、突出全域覆蓋、突出“T+1”及時對接、突出與網上辦事大廳的緊密結合)的建設理念,綜合運用“科技+制度”手段,推進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信息涵蓋企業(yè)、個人、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四類主體。目前,數據庫整合了23個部門的1024個數據項,在庫信息量超過2億條,可以提供75289家企業(yè)、3624家事業(yè)單位、308家社會團體、1.8萬名公務員等社會法人和個人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目前已首先在公共資源交易、現代產業(yè)100強、外來工積分入戶等領域嘗試信用報告制度,取得了較好成效。作為全市社會信用建設的常設管理機構,市信用中心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對外服務窗口,落實專責人員,專門提供信用報告查詢、打印和信用異議申請業(yè)務。系統(tǒng)還通過市網上辦事大廳實現了與各部門數據實時共享交換,通過內網專線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tǒng)建立對接機制。在此基礎上,按照以用促建的理念,探索推動信用產品應用。信用報告率先在公共資源交易、現代產業(yè)100強引導資金申報、全民創(chuàng)業(yè)資金申請、中小企業(yè)扶持資金申請等各類政府管理以及金融信貸中進行了集中應用。與此同時,為了放大信用中心的服務功能,市信用中心服務窗口加掛了人民銀行“征信知識宣傳基地”的牌子,為企業(yè)和群眾提供人民銀行信貸征信系統(tǒng)、動產融資公示系統(tǒng)、機構信用代碼等征信知識的宣傳和咨詢。
三、制度推動,構建社會信用制度體系。惠州市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做為一項改革工作來抓,用改革的思路、創(chuàng)新的手段來加以推進,加快推進誠信紅黑榜發(fā)布制度,制訂了“1+4+N”的系列制度文件。其中“1”是《惠州市社會信用信息采集與管理辦法》,全面規(guī)范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發(fā)布、應用,該文件在經過多輪修改完善,邀請多位律師探討論證后并印發(fā);“4”是《惠州市政府公共管理中使用信用信息管理規(guī)范》、《關于建立企業(yè)信用聯動獎懲機制的意見》、《信用信息應用考核辦法》、《信用信息報送考核辦法》,具體規(guī)范信用信息的報送和應用;“N”是各專責小組制訂的具體實施辦法,如《惠州市企業(yè)信用分類監(jiān)督管理制度》、《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yè)任職限制黑名單管理規(guī)定》等。除此之外,市直各部門都高度重視,進一步制訂了系列制度。比如:《惠州市勘察設計行業(yè)誠信行為管理辦法》、《惠州市燃氣行業(yè)誠信行為管理辦法》、《惠州市水務局關于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應用的管理辦法(試行)》、《惠州市工程咨詢行業(yè)誠信評價暫行辦法》、《惠州市交通工程招標代理機構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等。
四、示范帶動,率先突破行業(yè)信用試點。一是工程建設領域試水“黑名單”制度。市土地和礦業(yè)權交易系統(tǒng)已成功鏈接土地出讓“黑名單”,凡是列入“黑名單”的企業(yè),系統(tǒng)自動拒絕其競買土地;搭建了工程建設領域信用信息公開平臺,7個縣(區(qū))及12個市直單位也建立了工程建設領域信用信息公開專欄;探索建立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和守信激勵制度。如對存在違法轉包行為、投標時業(yè)績造假等問題的建筑企業(yè),禁止其兩年內在惠州承攬工程。二是信貸領域試水“金融信息監(jiān)測與預警系統(tǒng)”建設。該系統(tǒng)涵蓋了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信息監(jiān)測、信用風險預警、金融消費者投訴與處理功能;探索與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合作,搭建起惠州金融信息預警系統(tǒng)基本框架;人民銀行信貸征信系統(tǒng)還與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社會保障局、環(huán)保局等政府部門建立了信息交換工作機制。三是納稅領域試水“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對全市范圍內符合參評條件的44881戶納稅人進行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并制訂了《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辦稅優(yōu)待辦法》,為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fā)揮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
五、社會聯動,初步形成齊抓共管格局。一是培育和發(fā)展本土信用服務機構。為了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惠州積極培育和發(fā)展本土信用服務機構,引導成立了信用資信研究中心和信用協(xié)會,發(fā)揮社會信用服務機構在社會信用建設中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實現優(yōu)勢互補。二是推動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惠州各職能部門根據實際,對行業(yè)信用管理進行探索。由市發(fā)改部門牽頭,會同經信、教育、司法、住建、環(huán)保、交通、衛(wèi)生、稅務、工商、質檢、金融等行業(yè)和部門率先建立社會誠信系統(tǒng)和“紅黑榜”發(fā)布制度?;葜菸拿骶W、《惠州日報》、《東江時報》、惠州電視臺、惠州電臺開辟專題專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誠信缺失和公德失范問題,開展及時有效的輿論監(jiān)督,實現了“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的目的。(中共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文明辦主任 黃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