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中央領導同志指出:“遵守規(guī)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此語既令人警醒,又發(fā)人深省。 眾所皆知,倘若國家公職人員“亂作為”或“不作為”,都是違反了法定之義務。時下的情況是,制度籠子越織越密,作風的管束越來越嚴,一些干部的“亂作為”現(xiàn)象得到有效遏止,“為官不易”慢慢成為常態(tài)。但不可否認,在有的干部身上,逐漸從遵守規(guī)矩異化成了無所作為,“為官不易”演變成了“為官不為”。 工作和事業(yè)都是干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而干好工作和事業(yè),需要具有腳踏實地的態(tài)度、無私奉獻的精神、頑強拼搏的作風,也就是要埋頭苦干。無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埋頭苦干都是成就事業(yè)的重要保證,埋頭苦干的人都是事業(yè)的中堅、社會的柱石。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千千萬萬埋頭苦干的干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很顯然,有的干部“不作為”,貽誤工作不說,還會導致整個干部隊伍士氣低落,長此以往不僅會阻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進程,而且會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改革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任務艱巨而繁重,需要廣大干部埋頭苦干,需要許許多多埋頭苦干的干部。 細細想來,“無為”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亂作為”。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個官員在閻王面前自稱生時為官清廉,所到之處,只飲一杯清水,可以無愧于鬼神。閻王笑道:設官是為了興利除弊,如果不貪錢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設一木偶,連水都不用喝,豈不更勝于你?官員不服,辯解道:我雖無功,但總無過。閻王怒道:你處處只求保全自己,該辦的事不辦,該斷的案不斷,豈不是負國負民,無功就是過啊。為官避事平生恥。職務意味著責任。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這是對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 “為官不為”的根子出在干部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一邊,吃不起苦、受不住累,忍受不了寂寞、擔不起責任,或當斷不斷、推諉扯皮,或欺上瞞下、敷衍塞責,或不思進取、碌碌無為。根治這一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好思想問題,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能夠自覺對思想之垢、作風之弊進行大清掃、大檢修,真正樹立“為官有為”的決心,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和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時刻保持昂揚向上、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與此同時,認真落實正確用人導向,進一步完善切實可行的考核、監(jiān)督機制,尤其是制定出與“亂作為”同樣能夠?qū)μ柸胱恼J定,對埋頭苦干、積極作為又有成效的干部要表彰獎勵、提拔重用;對不謀事、不作為的干部,該追究責任的要追究責任,該警示的要警示,該“下課”的要“下課”,真正做到“廉者上、能者上”,真正形成“干事創(chuàng)業(yè)光榮,不干事恥辱”的良好氛圍。(曉山)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常識”為何被漠視
已是最后一篇
-
“常識”為何被漠視
- 《中國為什么還需要馬克思主義》:解疑釋惑 堅定信仰
- 首都五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共話“青年與信仰”
- 讓爭當馬克思主義者成為風尚——渭南師范學院探索學生思想教育新思路
- 劉奇葆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博士生開學典禮上強調(diào) 大力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zh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
- 邢賁思: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以問題為導向
- [新書評介] 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何以可能”的系統(tǒng)闡釋
- 歐陽淞:科學對待歷史的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
- 中宣部中組部發(fā)出通知要求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干部讀本)》
- “第一屆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社會主義論壇”述要
- 經(jīng)典與當代:第十三屆“馬克思哲學論壇”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