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中国文明网

云南省玉溪市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5-04-2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在彩云之南的玉溪市澄江市,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革新正悄然兴起——“家长夜校”以其丰富多元的形式,为家长们搭建起一座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的桥梁。在华宁县“家长夜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鲜活的案例为家长开展了一堂《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性侵》课程,进一步提升家长家庭监护责任意识,切实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峨山县通过实地参观、典故分享等形式,“家长夜校”引导家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家庭文明建设……自全市“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会召开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需求,创优课程设计,多形式开展“家长夜校”实践活动,有效助力了城乡家庭教育水平整体跃升。

  为高效推动“家长夜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开展,澄江市建立了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头负责的工作机制,通过市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对各县(市、区)开展“家长夜校”工作进行统筹指导;教体、妇联等其他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推进“家长夜校”工作落实。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得到显著加强,打破了部门壁垒和层级界限,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工作合力,为“家长夜校”活动的蓬勃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需求引航,绘制精准服务新图谱


  红塔区家长夜校开展“亲子共育 书香红塔”图书交流分享活动。

  在“家长夜校”实践活动的火热浪潮中,红塔区与新平县以精准洞察家长需求为笔,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墨,绘就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赋能画卷,为全市“家长夜校”活动的深化推进提供了生动范本。

  红塔区通过391份《课程需求表》数据分析,形成涵盖家庭教育、移风易俗等5大领域,共计69堂线上课程;新平县针对“家长教育焦虑”,设置“躺平与内卷”“安全教育”等热点议题,班主任现场答疑解惑,形成“需求采集—资源匹配—效果追踪”的闭环……全市在开展“家长夜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精准对接家长需求,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创新“点单式”服务模式,让家长既是参与者也是课题的开发者,为城乡家庭教育水平的整体跃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形式破壁,打造多维课程新场景

  全市各地的“家长夜校”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推出沉浸式教育场景,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热情。

  通海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文旅局、县妇联联合举办“家长夜校”实践活动,邀请心理健康教师以《掌握亲子沟通的密码》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剖析亲子沟通中的“高频率”误区,引导数百名家长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江川区组织家长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传承家风;澄江市开设“夜校剧场”,通过角色互换演绎家庭沟通困境;峨山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风传承结合,在刺绣、木雕等传统技艺中解读“六尺巷”典故;华宁县创新云端课堂,通过绘本教学实现70个家庭线上共学,评论区互动超300条。

  实时问效,探索“家长夜校”新路径

  为了让“家长夜校”切实发挥实效,持续、有序发展。玉溪市还通过“课程满意度+需求反馈”的形式,及时收集整理家长参与“家长夜校”课程后的反馈意见,总结存在的不足,改进后期课程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推动“家长夜校”的持续发展;峨山县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蒋树芬开展专题讲座,活动结束后请家长们写下交流感想与课程建议,大家纷纷表示热切期待更新有关“合理膳食、好书阅读、沟通交流技巧、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等方面的内容;元江县在“家长夜校”活动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家长们围绕参与活动满意度、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填写反馈评价表。

  目前,“家长夜校”已逐步成为融合家庭教育指导、家风文明培育、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载体。随着“家长夜校”健康持续发展,将为澄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更鲜活样本。

  供稿:云南省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杨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