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山西建設史上絕無僅有。
2009年以來,山西先后投資600億元,全面推進民生社會事業(yè)的同時,在農村實施了兩輪“五個全覆蓋”(村通水泥路、中小學校舍改造、衛(wèi)生室、廣播電視、安全飲水;村街巷硬化、便民連鎖商店、文化體育場所、中等職業(yè)教育免費、社會養(yǎng)老保險),相當于每縣每年投入1.3億元。
山西作為煤炭工業(yè)基地,為國家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撐,但經濟仍處于欠發(fā)達狀態(tài),民生欠賬多,特別是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嚴重缺失。2009年以前,全省還有3000多個村未通水泥路、2200多萬平方米中小學校舍需要進行安全改造、有6971個衛(wèi)生室“空白村”、9193個村未通廣播電視、568萬人飲水安全未解決……
這樣的狀況決不能再延續(xù)下去!要讓2000萬農民兄弟共享轉型跨越發(fā)展成果。山西省委省政府認識深刻,目標堅定。
基礎設施好而全,生活改善暖心頭
“村里的超市貨物全、價格還便宜;卡拉OK室、健身場所、農家書屋等,讓咱有的樂,有的玩,有書看,生活滋潤了……”不久前,臨縣南莊村1870位村民給省長王君的一封信,道出了山西農村的巨大變化。
“民生工作能否搞好,說到底是個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蓖蹙f。
4年來,山西全省上下重裝上陣,全力推進:省領導全部帶隊下鄉(xiāng)研究部署、督查調度;各市縣主要負責人上陣指揮,各相關職能部門分工合作;數(shù)萬名機關干部深入一線,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揮汗奮戰(zhàn),鄉(xiāng)村面貌煥然一新。
“瞧咱村上的路多光溜,河上的橋多寬敞。娃們再也不用趟水過河上學了,地里的瓜瓜菜菜再也不愁爛掉了,一溜煙兒就送城里了?!贝笸刑戽?zhèn)縣逯家灣鎮(zhèn)石咀墩村農民白治滿臉得意。
硬化的是街道,通達的是民心。隨著2.5萬公里村通水泥路建成和農村街巷硬化全覆蓋,山西農民告別了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農業(yè)“豐收愁、歉收愁”的歷史。
晉中市修文鎮(zhèn)陳侃村的肖振華則有另一番感慨:“過去最犯愁的是有客人來。招待客人連杯茶水都沒法泡,茶水里放上白糖,一喝還是滿嘴苦咸?!贝謇镒孀孑呡吅鹊氖强嘞趟侠仙偕傺腊l(fā)黃、腿酸疼,還經常拉肚子?!艾F(xiàn)在可好了,村里自來水入戶,喝在嘴里,甜在心上,還建了溫室大棚,每年能增收三四萬元?!蹦壳埃∞r村新建1.2萬處飲水工程,近600萬農民告別了苦咸水。
臨汾市永和縣南莊鄉(xiāng)白家腰村地域偏僻、山高坡陡,曾是衛(wèi)生室“空白村”,村民買點感冒藥都得爬山過溝往鎮(zhèn)上跑?!叭缃裼辛诵l(wèi)生所,有個頭疼腦熱鬧肚子,再也不用折騰了,抬腿出門就有藥。”衛(wèi)生室雖然不大,但功能齊全,指著寬敞明亮的衛(wèi)生室,村民賈富滿臉笑容。
村村有醫(yī)生,小病不出村。新建的6971個村衛(wèi)生室一舉結束了農民看病“路費比藥費貴”、“小病挨、大病拖”的歷史。
“到咱村上你不用問,最好的房子肯定是學校!”陽泉市郊區(qū)三郊小學教師劉瑞珍用兩張照片見證了村小學的變遷:一張是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老教室,11孔窯洞墻皮脫落、布滿裂縫;另一張是新蓋的3層教學樓,潔白的瓷磚在陽光下放射出柔和的光芒。
截至2010年底,山西省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開工項目完成投資205.7億元,改建中小學校舍9483所,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投資最多的一項教育工程。
- 上一篇:
-
發(fā)展觀·湖南篇:三湘大地的“驚人一躍”
已是第一篇
-
發(fā)展觀·湖南篇:三湘大地的“驚人一躍”
- 下一篇:
-
從文化建設看科學發(fā)展
已是最后一篇
-
從文化建設看科學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