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邊檢干部亞力坤
-30℃ 堅守國門
1月22日23時32分,由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開往新疆烏魯木齊的K9796次國際旅客列車緩緩入境。新疆阿拉山口邊防檢查站的官兵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在執(zhí)勤崗位上迎來了風口國門的又一個除夕夜。
車一停穩(wěn),9位執(zhí)勤官兵登上列車。“您好!請出示證件?!眻?zhí)勤干部亞力坤用熟練的漢語、俄語與旅客對話,為旅客辦理入境手續(xù)。與此同時,官兵們還以貼窗花、送中國結、送燈籠等方式,給各國旅客送上中國傳統(tǒng)春節(jié)的溫馨祝福。
“四棟四(404),現在五道可以查了,現在檢查五道,注意安全?!?1時18分,一列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貨運列車入境,電話打到監(jiān)控室。正在吃年夜飯的國際貨運執(zhí)勤點的執(zhí)勤班長鄭俊立刻放下碗筷,和另外4名“90后”的監(jiān)護戰(zhàn)士穿衣、戴帽、整裝出發(fā)。
50節(jié)車廂,一公里多的路程,只要不到30分鐘就查驗完畢,但即便只有半個小時,戰(zhàn)士的衣服和帽子上已經掛滿了霜花,此時室外溫度逼近零下30攝氏度。對于邊檢站的官兵來說,除夕和往常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阿拉山口邊防檢查站站長曲立說:“阿拉山口口岸是春節(jié)期間我國西北地區(qū)唯一開關運行的陸路口岸。邊檢官兵平均每天要檢查40余列、2000余節(jié)車廂,行走距離近40公里。”(戴嵐 胡仁巴 李強)
成昆線看守工魯紹忠
一個人的年夜飯
一盞燈、一張桌、一把椅,是看守點的全部家當。1月22日傍晚,我們來到成昆線874公里看守點——它隱藏在小平地隧道第一個避車洞里。
當班的看守工魯紹忠40多歲,看到我們來,格外高興??词攸c遠離村莊,平時人影也看不到。不知從啥時候起,魯紹忠時常自言自語,有時也對著山谷吼幾聲。
線路巡查時,我們跟在老魯身后,隨著電筒光柱摸索前行。
成昆線穿越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金沙江河谷干熱地區(qū)和滇中高原。874公里處的山崖上,巖層開裂,且破碎得嚴重,一旦崩塌滾落又沒被發(fā)現,可能車毀人亡。電筒光下的小平地隧道和大馬太隧道之間,連塊像樣的平地都沒有,橋下龍川江隱約可見。
半小時后,魯紹忠完成巡查,趁沒車,回到避車洞準備年夜飯。他說:“874看守點離工區(qū)5公里多,做飯不方便,大多是煮面條,隧道外的側溝里有一小股滲水,將就著用一下。”
“這兩年大年夜我都是在看守點過的,家人離這有100多公里,等春運結束,想和家人好好吃頓團圓飯?!濒斀B忠憨笑著說。(徐元鋒 余建樺)
包鋼工人李叢巍
鋼花比焰火還絢爛
龍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當人們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中時,包鋼集團煉鋼廠依舊是一派繁忙景象。在煉鋼廠9號轉爐生產平臺,記者看到:一爐剛剛煉好的鋼水正在出爐,通紅的鋼水似一條巨龍奔騰呼嘯而出,一時間鋼花四濺,比室外絢麗的焰火還要奪目。雖說外面正是冰天雪地,可車間里依然在20攝氏度左右,溫暖如春,爐前工作的工人全然忘記了現在正是過大年的日子。
在制鋼三部精煉爐旁的操控室,又是另一番景象。幕墻外,鋼花飛濺,熱浪滾滾;幕墻內,潔凈的工作臺前,甲班工長李叢巍正熟練地操作著電腦,控制著煉鋼全過程。
李叢巍祖孫三代都是包鋼的工人,上世紀50年代,他的姥爺張寶巖從鞍鋼來到包頭,開始了包鋼的籌建。1969年,李叢巍的父親李鎮(zhèn)到包鋼參加工作直到2006年退休。
“過去掄大鍬,現在點鼠標?!闭驹诨鸺t的轉爐前,李叢巍感慨地說。(賀勇)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層)貴州紫云縣護林員:我為森林保平安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層)貴州紫云縣護林員:我為森林保平安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為了山更青 他們日夜孤獨守衛(wèi)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為了山更青 他們日夜孤獨守衛(wèi)